香港街头的外国商店不少。而这类商店最密集、最典型、最具异国情调、洋溢世纪末风韵的街区,就算兰桂坊了。许多游客刚到香港,就去寻觅兰桂坊。 踏进兰桂坊,顿时耳目一新,所见所闻与传统的中国城市街景很不一样。街头横七竖八的广告,各家商店规格不一的招牌,几乎尽是外文,细心人只有在当街房屋的门牌号码上才可发现几个不显眼的中国字。商店的布置装饰最引人注目,不同国家的商店各具特点。英国、美国、德国的餐馆酒吧大多是开放式的。顾客人店,可自己动手冲泡咖啡、奶茶,也可在长长的柜台边坐下慢饮细酌。店内的货品陈列柜占据了整整一幅墙,几百种不同风味的名酒任你选。日本料理及伊斯兰国家的餐馆店门总是关着的,只是外面常挂有一块小牌子,或标明“营业中”,或“准备·稍候”,提醒顾客。而印尼、泰国、越南等国的餐馆大多以推介本国的美食为主,有时还请木国的厨师、点心师表演高超技艺,以吸引顾客。 白天的兰桂坊,游人不多,比较冷清。夜幕降临以后,人流如潮,渐渐热闹起来。到了深夜十一二点钟,更如闹市赶集,嘈杂的歌声笑语、震耳欲聋的摇滚音乐、迪士科舞曲响成一片。还有从各个酒吧出来的人中常有喝得酩配大醉的酒鬼,摇摇晃晃走在街上,丑态百出。黑夜的兰桂坊,简直成了疯狂的世界。1993年元旦钟声刚响,成千上万的游人在兰桂坊狂欢,狭小的地方实在容纳不了,人们互相挤踩,结果酿成了十多人死亡几十人受伤的惨剧。 不过,此次惨案非但没有使人们与兰桂坊疏远,反而极大地提高了它的知名度。自此游兰桂坊的人越来越多。香港旅游部门还专门设立了兰桂坊节。每年的圣诞节和万圣节,兰桂坊也是香港一个重要庆祝活动点。当然,每逢节假日,香港警署会对兰桂坊采取严密的交通治安管制,以防再生意外。 历史上的兰桂坊,是花农摆卖各种鲜花的一个偏静的山坡地,后来建了些两层楼的木屋,开设了几间餐馆和简易的娱乐场所。直到1976年,这里的第一家迪士科酒吧才正式开业,以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看中这个地方,充满各国风情的商店如雨后春笋在这里林立,一时间成了香港几十万外籍人士工余消遣享乐的一个集中地,近年来更有不少香港人把兰桂坊看作是业余时间的一个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