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初体验-熙缘斋香港记行二 文/熙缘斋物语 匆匆吃过晚饭,几个朋友相约到宾馆周边转一转、看一看,熟悉一下地形与环境。此次来港停留时间较长,因此有时间深度体验香港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必须做好日常生活的准备工作。所以,我们的第一目标就是生活必需品的采购,包括:烟、酒、小吃、货币兑换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先介绍一下我们住的地方: 坚尼地城,最初写作坚弥地城,俗称“西环尾”(意即西环的尽头),是位于香港的香港岛北岸居住区的最西端,南面背靠摩星岭,北面前临卑路乍湾,西面与大小青洲隔海相望,东面与石塘咀相连。它的范围包括西宁街至卑路乍街与皇后大道西交界位。它是香港最早期被开发的地区之一,地区行政上属于中西区。 尼地城来自香港第七任总督坚尼地(Arthur EdwardKennedy)。他任内积极开辟土地,填筑了西区岸边土地。这片沿海的新填地称为坚尼地城。早期港岛北面海边的街道英名多为“Praya”,中文称“海旁”,因此坚尼地城沿海的一路叫做为坚尼地城海旁。“海旁”和“praya”都是指海滨一块条状土地。而于香港日治时期,坚尼地城曾被改名为山王台。 由于坚尼地城处于香港岛北岸最西陲,地缘因素使该区在二战后的发展较同是北岸的中上环区﹑湾仔﹑铜锣湾和北角都要缓慢。坚尼地城一直被视为港岛区之中较为偏僻的住宅区。而且,很多较为扰民的社区和工业建设,如焚化炉﹑水泥厂﹑屠房﹑殓房和废物处理中心等。 直至1990年代末,由于大多数港岛北岸的发展土地耗尽,政府在坚尼地城卑路乍湾填海。再加上由于社区团体的反映,政府将部份扰民设施迁移,例如关闭焚化炉,使坚尼地城在公元2000年起开始有高级住宅发展。 说到生活必需品,就必须说说香港的物价。我们在便利店中仔细地观察了一下,便利店中货品的价格并不象我们来港之前人们传说的那样贵,直觉感觉上大约比大陆地区高三分之一左右的价格,也有高出一半的,但翻倍的很少。坚尼地城附近的路边小吃店也很多,价格也不贵,一碗面从十港币到三十港币不等,这大概是大陆地区普通快餐店的价格,比大陆地区的路边店基本上要贵上一倍到两倍左右,这个价格基本还是可以接受的。我想大多数来港旅游的人可能很少有机会体验香港普通生活区的便利店和路边店,很多人更多接触的是旅游区的商业与餐饮机构,通常旅游区的价格是高于生活区的,或许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不能接受香港的物价。当然,香港的物价还是比大陆地区高了很多,如果要长期在香港生活还是要做好准备的。香港的房价是另一个概念,暂且不论。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东西的价格香港都比大陆贵,电信产品就刚好相反。来港前为了方便,博主开通了中国电信的国际漫游,却被告知主叫大陆的电话15.89元/分钟,即使是接听也要2.89元/分钟,发短信到大陆地区1.89元/条。怎样?贵的离谱吧。来港后,我购买了一张香港当地的电话卡,主叫大陆地区电话仅需0.25元港币/分钟,短信0.1元港币/条,便宜吧。让博主不明白的是,内地为什么要设定如此高的价格,长此以往岂不是把自己的客户都赶跑了? 坚尼地城有一个著名景点,就是坚尼地游泳馆,不巧的是,这座游泳馆正在建设中,它离我们住的地方很近。下一站香港大学,待续。 再来香港-熙缘斋香港记行一 道德是什么? |